臺北市政府民政局議會報告
資料起訖日期: | 開始: 2008-07-01 結束: 2008-12-31 | 資料更新日期: | 2009-03-13 |
專 責 人 員: | 葉淑之 | 職 稱: | 股長 |
電 話: | 1999(外縣市02-27208889)分機1101 | 電 子 信 箱 : | yeh0809@civil.tcg.gov.tw |
◇◆ 重要業務執行情形 ◆◇ |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工作報告 97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止 97年度下半年重要施政成果 一、 區里行政業務 (一)區級災害防救工作 鑑於97年辛樂克及薔蜜颱風皆進行坡地住戶撤離作業,為精進各區執行災害地區疏散,特訂定「臺北市各區災害應變中心執行災害地區緊急疏散作業計畫」,以「分工」、「多點」、「同步」之方式執行災害地區住戶疏散及安置任務,有效縮短整體疏散作業時程及行動效率,確實保障居民生命安全。由各區依據危險地區規劃責任區,編組執行人員,平時進行居民訪視、宣導、資料建置、維護更新,災時進行緊急撤離及安置工作。 (二)市長與民有約 市長與民有約活動97年下半年共計規劃辦理6場次,總計受理民眾登記52案。 (三)市容查報 97年度7月至12月底,市容查報案件共計查報6萬2,964件,其中民眾查報件數2,050件,里幹事查報件數6萬914件。 (四)輿情通報 97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止,本市各區公所透過輿情通報系統通報計有:重大政策17案、重要措施16案、公共工程88案、警政消防118案、社會救助101案、民眾心理104案、人事管理46案、民政區政612案等八大類通報案件數共計1,102件。各案執行狀況如下:已辦理結案120案、通報陳核中10案、區公所無須進一步處理644案、轉其他局處處理328案。 (五)區志編纂 辦理本市大同區、中正區、松山區及士林區等區志編纂作業。其中中正區區志已於97年12月底前辦理完成;大同區區志作業已辦理期末報告審查,目前編纂團隊刻依審查意見編修中,預計98年4月份可完成;松山區及士林區區志已訂定區志編纂計畫,並已辦理委外編纂作業,預計於98年底前完成。 (六)區里發展座談會 為增進市長對基層的瞭解與溝通,特規劃「臺北市政府區里發展座談會」活動,以廣納市民心聲、凝聚基層對本府之向心力,經彙整各區97下半年度總計辦理4場、提案(含臨時提案)65案,其中可執行案件有50案,已執行完成者有19案,比率約為38%。 (七)辦理各區「一里一提案」提案及列管作業 為協助各里長於任內至少完成里內一項建設需求,落實基層建設之政策目標,本局規劃由里長統整里內建設需求後提出建議案,經彙整各區97年度提案共有136案,其中可執行案件有100案,已執行完成者有25案,比率為25%。 (八)區公所推動單一櫃檯加強便民服務 為全面提升市政服務形象,自97年12月29日起擴大本市各區公所服務項目,除原本社會、健保業務外,再整合民政課、秘書室、經建課等計5課室31項人民申請案件,推動單一櫃檯集中受理處理,不但可簡化民眾洽辦業務辨識度,同時增加服務櫃檯數目,可有效縮短民眾等待時間。 二、區里自治業務 (一)推動「社區環境改造計畫」 97年度編列3,200萬元推動社區環境改造計畫,截至97年12月底止,依計畫完成10座鄰里公園規劃設計案及10座鄰里公園改造工程案。 (二)里民活動空間管理 1、推動「臺北市里民活動場所租金補助」以鼓勵里民活用公共空間,促進里自治管理。97年7至12月計有259里申請固定里民活動場所,臨時里民活動場所申請案亦有324次。 2、辦理評鑑:由各區公所辦理初評後,再由本局就各區考評成績提報「優等」之里民活動場所進行實地複評,並表揚複評成績前20名之里辦公處。 (三)興建「中山公民會館」 已於97年12月21日竣工,刻正積極辦理驗收事宜。 (四)公民會館精進效率之提升 1、為發展各行政區之特色,以活化地區文化,提昇區民對地方認同,促進地區民眾參與,提供市民參與公共生活之場所,提升公民會館使用效能並持續推動館長制之創新經營管理方式。 2、97年第三季各館使用情形如下: (1)租(使)用/展示場次:平均627場次。 (2)使用╱參觀人次:平均2萬,143人次。 (3)各館每季自辦活動: 平均9場次。 3、97年第四季各館使用情形如下: (1)租(使)用/展示場次:平均588場次。 (2)使用╱參觀人次:平均1萬9,008人次。 (3)各館每季自辦活動: 平均8.2場次。 (五)辦理里鄰長研習 為落實里鄰工作,辦理里鄰長研習活動,97年下半年共辦理23場,研習內容以消防講座為主,另編制節能減碳、市政宣導等教材。 (六)民生社區中心開辦研習班及場地抽籤作業 97年下半年研習課程總計開設28班,招生名額計688人。另於97年11月26、27日辦理98年上半年場地租借抽籤作業。 (七)臺北市學童安全守護隊 97年8月29日舉辦「臺北市學童安全守護隊」第2次講習,參加人員為各區中隊長、各隊分隊長及各區承辦員1名,參加人數共計170人。 三、宗教禮俗業務 (一)受理宗教(祠)財團法人設立變更及寺廟登記 截至97年12月底輔導辦理轄管之宗教(祠)財團法人設立變更許可計310家,寺廟登記(變動登記) 計271家。 (二)輔導查核宗教財團法人財務 委託會計師審查宗教財團法人財務報表並針對財務報核缺失進行輔導,於97年3月24日起至97年12月26日,每週二、四由專業會計人員進駐本局協助輔導宗教財團法人業務運作。另委託會計師針對指定之宗教財團法人辦理財務查核、覆核與輔導工作,97年度共計查核11家、覆核15家宗教財團法人。 (三)辦理「2008北臺灣媽祖文化節」 97年9月6至10日邀請北臺灣各縣市17座宮廟,以罕見的「藝閣彩車」遊行、藝文展演、北臺灣八縣市特色展及媽祖信仰沿革展示等,形塑出臺北城華麗壯觀的嘉年華會風貌;並為推展「精緻祭拜禮俗」精神,首度推出「媽祖發財金」祈福品,將傳統神明的祝福轉化為社會進步的力量,讓傳統元素和現代生活能夠有機會產生對話並激盪出更多的創意與可能。 (四)發行「心鏡宗教季刊」 97年9月20日以「常見的臺灣民間信仰文化」為主題發行第18期刊物計3,000本,97年12月20日以「祭拜儀式現代化」為主題發行第19期刊物計3,000本,另藉由本局網站電子檔之公布,提供宗教團體及市民即時的宗教參考資料。 (五)未立案宗教場所訪查暨稽查 97年8月1日至97年10月31日辦理未立案宗教場所訪查,共計訪查並更新1,700家未立案宗教場所基本資料(含1,522家神壇及178家聚會所),97年9月1日至97年9月15日辦理聯合稽查工作,共計稽查28家未立案宗教場所。 (六)辦理各項研習促進宗教團體業務發展 97年7月30日辦理97年度宗教團體負責人座談會、97年8月14日辦理「97年度未立案宗教場所負責人研習會」,課程涵蓋本市宗教團體公共廁所清潔與推動祭拜儀式精緻化等重要政策宣導,並於 97年9月16日至9月18日辦理97年度宗教團體會計人員培訓研習會,輔導宗教團體健全財務處理。 (七)辦理2008國際宗教博覽會系列活動 1、97年11月21日至11月27日於本市信義公民會館辦理「聖善之美文物展」,展出項目包含宗教文物(佛、道、天主、基督、伊斯蘭教等文物)、宗教藝術創作(剪黏、交趾陶及伊斯蘭書法等)、及宗教寧靜之美(宗教修行及天帝教現場帶領民眾靜坐體驗)等。 2、97年11月29日假國立臺灣大學博理館國際會議廳舉行「宗教學術研討會」,由日本天理教臺灣傳道廳廳長三濱善朗、真理大學張家麟主任、政治大學黃葳威教授等專家學者,以「宗教與現代化社會」為主題進行一系列論文發表與與談,約有155人參加。 3、97年12月3日假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國際會議廳舉行「宗教領袖對談」,邀請中國佛教會理事長釋淨良長老、基督教聯合會朱台深牧師、天主教陳科神父、回教協會朱雲清理事長、中華道教會張檉理事長及印尼亞齊宗教大學校長DR. Yusny Saby等以「生命在呼吸間?從宗教關懷看生命存在之意義」為主題進行對談,約120人參加。 (八)辦理96年度宗教團體興辦公益慈善暨社會教化表揚活動 於97年12月17日假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301室)辦理「96年度績優宗教團體暨禮俗推廣聯合表揚大會」,計有46家宗教團體獲頒表揚。 (九)市民法律諮詢服務 97年度全年計有149位律師提供本市12區計1萬8,713位民眾法律諮詢服務,法律服務轉介調解共計414件,調解轉介法律服務共計274件。另為感謝義務輪值服務律師為市民提供諮詢,於97年12月16日辦理法律諮詢服務聯合表揚大會,感謝律師對市民的付出與奉獻。 (十)辦理臺北市聯合婚禮 97年10月4日於市民廣場露天音樂辦理「戀戀臺北 情定花都」聯合婚禮,計有155對新人參加。 (十一)辦理基層藝文活動 97年下半年共計辦理中正區「歷史復活節」、中山區「2008台灣啤酒節-台北穿越時空?復古瘋」、大同區「霞海月老聖誕慶典-月老繫情-幸福大同」、南港區「2008南港桂花盃-音樂嘉年華」、北投區「2008臺北溫泉季」、士林區「2008士林國際文化節」、萬華區「2008萬華文化嘉年華--艋舺文化節」、信義區「五分舖衣術嘉年華」等8場次基層藝文活動,帶動各區民俗藝術傳承及地方文化產業之發展。 (十二)全民守時運動 97年度擴大辦理「全民守時運動─獎勵市民宴客準時開席」,全年度共受理300件報名案件,查證通過共計289件,並透過公開表揚,期建立市民守時觀念,並蔚成社會運動。 (十三)辦理集中焚燒金銀紙錢常態化活動 97年1月至12月積極宣導集中焚燒金銀紙錢常態化活動,集中焚燒總量計759.26公噸。 (十四)辦理中元普渡集中焚燒金銀紙錢活動 於97年7月25、30、31日假北投、內湖及木柵焚化廠舉辦「中元普渡祭典集中焚燒金銀紙錢淨爐儀式」,邀請各宗教團體、改善民俗實踐會、里辦公處及區民共同參與,並免費提供「中元普渡集中焚燒金銀紙錢專用紙袋」,鼓勵一般家戶配合集中焚燒。中元普渡期間,集中焚燒總量計442.47公噸。 (十五)辦理重要國家節慶國旗插掛 為彰顯本市於重要國家節慶期間,於行憲紀念日至元旦期間於本市市區道路安全島、市區橋樑以及聯外橋樑等地點辦理國旗插掛,展現國旗飄揚,全民歡騰之慶祝氛圍。 (十六)辦理97年度臺北市聯合成年禮 97年11月23日於臺灣大學綜合體育館辦理聯合成年禮,以古禮舉行「敬天祀祖」、「飲成年禮酒」、「加冕智慧冠」及「薪火傳承」等儀式,計有557人參加。 (十七)辦理97年度臺北市傑出市民遴選作業暨表揚活動 97年9月26日及10月13日分別召開初審及複審會議,共計有王受寧、林苑琳、孫瑞金、莊汶湞、白璐及李奕立等6位獲選為97年度傑出市民,於97年12月17日「96年度績優宗教團體暨禮俗推廣聯合表揚大會」辦理表揚。 (十八)辦理96年度績優改善民俗實踐會團體暨個人表揚活動 於97年12月17日假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辦理「96年度績優宗教團體暨禮俗推廣聯合表揚大會」,計有12區改善民俗實踐會暨4名個人獲頒表揚。 (十九)辦理祭拜儀式精緻化活動 為帶動禮俗文化革新與精緻祭祀產業之發展,於97年9月至12月舉辦「拜拜減碳 神明稱讚」系列活動,內容包括不燒金專屬網站的建置、精緻祭拜文化特展、NGOs論壇及研發環保紙錢及香枝設計比賽等,向社會大眾宣導使用環保紙錢香枝及祭拜儀式精緻化的意涵,塑造臺北市精緻祭祀文化之優良形象。 (二十)辦理「2008同志公民運動」 97年9月4日至28日舉辦「我的同志好朋友」徵文比賽、10月9日至12日假信義公民會館舉辦「我的同志好朋友」裝置展及「認識同志」講堂4場,並編印認識同志手冊提供市民朋友認識不同文化之機會。 四、戶政業務 (一)辦理「幸福+專案」非常服務 1、本局規劃「幸福+專案」,自96年8月1日正式啟動,以「幸福」為核心理念,透過強化里、鄰長的服務網絡,重新活絡社區意識,營造溫暖而幸福的臺北城。 2、本專案自9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總登記案件數8萬6,324件,同意致贈福袋或暖暖包8萬525件,同意率93%,送達件數8萬125件,送達率99.5%。 (二)落實新移民照顧輔導措施 1、定期召開臺北市政府新移民照顧輔導措施諮詢委員會議: 97年度下半年共召開2次會議。 2、辦理新移民生活成長營及各類研習課程 本局97年下半年共計辦理新移民生活成長營、新移民母國語言及文化研習班、國語及閩南語研習班、新移民表演工作坊、新移民電腦研習班等各類研習課程32班,學員達816人。 3、辦理「臺北市新移民會館」 (南港區及萬華區)經營管理服務工作 97年新移民會館(南港區)平均使用率為76.35%;新移民會館(萬華區)平均使用率為90.13%。為提供新移民語言無障礙之服務,會館除訂閱大陸、越語、泰語、印尼語及英語報章雜誌外,更有24小時電話服務(下午5點至隔日上午9點提供電話語音服務及留言功能),並於週二至週日安排多國語通譯人員諮詢。 4、辦理「臺北縣及臺北市新住(移)民藝文show競賽」 本局與臺北縣政府教育局97年11月9日合辦「臺北縣及臺北市新住(移)民藝文show競賽」,共有來自10多個不同國家(越南、印尼籍、泰國、柬埔寨、菲律賓、緬甸、中國大陸及香港、多明尼加、日本、馬來西亞)的806位的新移民選手參賽,本市共2個新移民隊伍榮獲特優,11隊榮獲優等,透過本活動才藝表演,充分展現新移民語文學習成果。 5、辦理「2008新移民課程聯合結業典禮」活動 為展示新移民課程學習成果,本局於97年12月7日假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舉辦「2008新移民課程聯合結業典禮活動」,當天另頒發講台語嘛ㄟ通獎(閩南語班學員)、生活達人獎(生活輔導班結業生)、快打旋風獎(電腦班學員)、多元學習獎(原屬國語言及文化研習班學員)、魅力四射獎(表演工作坊學員)等獎項,鼓勵結業生在臺多元學習,讓臺北成為新移民第二個故鄉。 (三)國籍歸化測試 97年下半年辦理2次歸化測試 第1次:7月20日舉辦,參加口試9人,筆試15人,共計24人。 第2次:11月16日舉辦,參加口試18人,筆試21人,共計39人。 (四)辦理戶政案例研討 戶政案例研討會,藉以提供各戶政事務所特殊個案交流討論機會,累積實務經驗,並加強最新法令,於97年12月5日辦理,包括更正、撤銷、出生、身分證、門牌、國籍等12件相關案例宣導,參加同仁共計50人。 (五)賡續提供「戶政便民工作站」便民服務 本市共設有20個戶政便民工作站,各戶政事務所擇派人員,依排定日程於社區及人潮聚集捷運站等服務地點,受理各項戶政業務,方便民眾就近辦理。97年下半年共計受理10萬5,584件。 (六)賡續提供「戶政巡迴服務車」巡迴服務 本局為本市偏遠地區,提供機動性服務,平時除作為機動的戶政工作站外,亦可協助區級災害防救系統,進行防災廣播,並可至特定地點供民眾就近辦理戶籍業務相關事項。97年7月至12月止,共計受理276件,服務里程累計達1,670公里。 (七)配合內政部辦理日據時期戶籍資料建置作業(資料整理部分) 為有效提升辦理日據時期戶籍謄本的效率,使民眾可在全國任一戶政事務所請領日據時期戶籍謄本,本局暨本市各區戶政事務所配合內政部辦理日據時期戶籍資料建置作業,本專案資料整理作業已於97年11月完成,經逐一清查整理結果,總計完成5,357冊,50萬9戶。 (八)配合內政部辦理「97年短期促進就業措施—增置親等電腦資料計畫」 本案作業期程自97年11月5日至98年6月30日止,全國可提供1,500個人力就業機會,本市各戶政事務所進用人力184人,已於97年11月14日完成人力進用及訂約事項。各戶政事務所應於上述期間完成親等資料建置作業,總計應建檔資料筆數約為169萬8,508筆。 (九)辦理「振興經濟消費券發放名冊與通知單及委託書」編造作業 依振興經濟消費券發放特別條例、振興經濟消費券領取人資格及發放作業辦法,本市各區戶政事務所配合辦理振興經濟消費券發放名冊與通知單及委託書編造作業,經造冊統計至97年12月31日止,在臺設有戶籍本市之一般領取人計有261萬8,471人。 五、孔廟經營與管理 (一)辦理2008年海峽兩岸孔廟文化交流活動 為推展兩岸城市交流,建立儒學合作交流平臺,臺北市孔廟於97年7月2至8日赴大陸南京夫子廟、曲阜三孔、北京孔廟就文化資產保護、釋奠古禮文化保存研究與創新、孔廟建築與文化產業經營等議題進行參訪交流。 (二)辦理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58週年釋奠典禮 欣逢孔廟修復落成、祭孔禮樂改進傳承保存40週年,為彰顯儒家儀禮文化特色,重現大祀規模,並循例 恭請總統上香,獲允親祭,頒獻「道貫德明」匾額,表達對孔子崇敬之意。 (三)辦理2008年大龍峒文化季 結合孔子、儒學、修復落成、古蹟活化與再生等議題,以「臺北 樂昇平」為活動主軸,運用傳統文化與創新思維,振興文化園區古蹟資源特色,強化市民與年輕學子參與度。 1.9月20日 修復落成升登安座祈福典禮 2.9月25日起跨越時空新舊相遇-孔廟古蹟修復實錄展 3.10月5日 釋奠典禮暨六藝文化宴 4.10月18日書寫古蹟新生命-寫生、論語書法比賽 5.11-12月 親近藝術家寫生、書法比賽作品展 6.11月1日 街頭玩藝派對及穿梭古蹟體驗活動 7.12月6日 傳統蛻變.魅力再現星光晚會 (四)結合社區資源辦理各項藝文活動與研習 97年下半年與各社區藝文團體合作辦理南管古樂傳習班、書法研習課程、孔廟親子讀經班、詩詞吟唱班、唐詩新唱詩歌樂舞研習班與四書章句講習班等。 (五)辦理三級古蹟臺北孔廟修復工程 爲保存文化資產,並振興北大同區文化園區古蹟資源特色,自95年至97年連續三年辦理古蹟修復工程,於97年8月27日竣工,大幅提升古蹟建築空間品質和觀光價值,同時完整記錄各項工程歷程。 (六)成立紀念品販賣中心 透過內部軟硬體設施的強化充實,臺北市孔廟紀念品販賣中心自97年9月25日開始營業,以「文化、空間、經濟」的創意空間及「近悅遠來 富而好禮」的主軸精神經營,展現孔廟品牌意象的新形象,結合古蹟資源特色及周邊文化資產,行銷創造孔廟觀光價值。 六、民政行銷 (一)提案制度 民政團隊97年度7月至12月,總計提案204件,初審通過69件,複審通過22件,初審通過率為33.8%,複審通過率為10.8%。經本局推薦參加97年本府創意提案共38件,獲提案初審入圍計6件,通過獲獎3件(含創新獎1件及精進獎2件)。 (二)賡續發行「民政報報」雙月刊 成立「民政雙月刊」編輯小組,於8月、10月、12月發行第20至22期,每期3萬份,分送至各區、里鄰,提供民政資訊及政策宣導、績優人員公開表揚及民政人員發表心聲之園地。 |
◆◇ 未來施政重點 ◇◆ |
98年上半年度及未來施政重點 一、評估單一櫃檯服務項目延伸至里辦公處 為進一步提升市政服務,賡續規劃各區公所單一櫃檯服務延伸至里辦公處,98年上半年將依各區公所97年底開辦之單一櫃檯執行情形,擇定項目與地點試辦,以達成延伸市政服務觸角之目標。 二、規劃辦理本市第6期里行政區域調整 考量本市部分區域發展快速,為使各區、里得以均衡發展,刻正規劃辦理本市第6期里行政區域調整,請各區公所就轄內各里依據「臺北市行政區劃及里鄰編組自治條例」相關規定,並考量未來5年內戶數增減情形或里界不清等因素進行逐里檢討。 三、活化區民活動中心 全面檢視本市150處區民活動中心硬體與設施,自民國97年起於3年內辦理改善工程,改善完成後將可提供市民優質的社區公共活動空間。 四、辦理「振興經濟消費券發放」 (一)規劃辦理消費券發放所設置地點及117個對應郵局之公告事宜。各區消費券發放作業中心自98年1月7日起至1 月15日止共計辦理52場發放所工作人員講習,講習人次共計1萬5,059人。 (二)本市共設置1,368個消費券發放所,其中有33所設置「外籍、大陸與港澳配偶及無戶籍國民消費券發放專櫃」。另本局於98年1月18日成立「消費券統計及協調聯繫中心」,完成第一階段發放作業。有關消費券發放之特殊案例,將配合內政部賡續辦理。 五、辦理第7屆立法委員補選 第7屆立法委員臺北市第6選舉區缺額補選,依公職選舉罷免法第38條之規定,預計於98年3月28日舉行。 六、辦理里長補選 信義區雙和里里長因故辭職,依地方制度法規定,於98年3月28日辦理補選。 七、宗教禮俗業務 (一)加強宗教輔導 1、辦理宗教論壇促進學界與宗教界對話,增進互動與瞭解。 2、賡續辦理宗教組織、業務及財務之輔導業務,主動積極檢討修正不合時宜之宗教法令,以協助解決宗教團體問題,健全宗教組織與發展。 3、組成府級宗教事務諮詢委員會,廣納宗教團體、學者專家意見,以落實宗教輔導。 4、因應地籍清理條例及祭祀公業條例通過施行,積極協助辦理寺廟、神明會及祭祀公業土地清理事項,俾促進土地利用,活化經濟。 (二)整合資源籌辦「2009臺北燈節」 「2009臺北燈節」活動,規劃以民俗值年生肖「牛」之種種概念語彙發想,並以燈、光、聲、形的各種創意表現,構築科技與傳統節慶交融氛圍,並串聯臺北市健康友善等城市形象,及包裝行銷本市後續主辦「2009聽障奧運」等國際賽事活動,具體提升臺北市的國際能見度,熱鬧團圓的節慶氛圍,也藉由文化創意產業之動能發展,帶動振興觀光產業未來之願景。 (三)行銷孔廟 1、交流與活動 辦理國內外釋奠禮儀交流推展活動,並籌辦98年春秋兩祭,分別融合現代元素及保留傳統祭孔禮樂,規劃彰顯精緻祭典文化,以落實孔廟業務;並持續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合作,朝向成立儒學研究所為目標,俾使儒學教育紮根與孔廟行銷並重。 2、活化孔廟結合市政需要推展觀光 結合各項資源,透過創新編排禮樂舞獨特性,善用孔廟空間場域,推展孔廟定時展演活動,舉辦詩經研讀及各種釋奠研習營,提供遊客體驗傳統莊嚴古禮儀式與市民接觸傳統文化之機會;同時規劃2009年大龍峒文化季系列活動,豐富本市觀光資源,創造觀光產值。 八、戶政業務 (一)「幸福+專案」之持續推動與深化 本局98年度書冊及卡片印刷仍將向弱勢團體採購,另提袋及禮品將更加精製化及實用性,使市民及弱勢團體均能感受本府最溫暖的關懷外,打造臺北市成為「友善、健康、溫馨、關懷」的城市。 (二)日據時期戶籍資料數位化建置作業 為落實電子化政府免書證免謄本的目標,配合內政部進行全國日據時期戶籍資料數位化工作, 97年已完成簿冊整理工作,98年將進行資料掃描建檔作業。 (三)檢討規劃本局、區公所及戶政事務所組織重整 1、為因應本市新移民人數日益增加,落實建構對新移民的輔導措施,提供更周延及完善服務,成立移民業務專責單位之業務需要;又少子化、高齡化的人口結構改變趨勢,本市應建立人口政策對應單位之業務需求,本局規劃新增人口政策科。 2、因應前揭業務需求、區公所業務調整需要及一區一戶所提高行政效率之規劃,本局、區公所及戶政事務所將進行組織重整,組織編制修正案本府業己提送 貴會審議。 (四)持續建置親等電腦資料 本案係為充實98年「內政部戶役政資訊系統增置親屬關聯功能計畫」基礎個人資料,資料建置完成,可以完整查詢個人親等資料,提升戶籍資料應用的效益。 相關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