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政府民政局議會報告
資料起訖日期: | 開始: 2008-01-01 結束: 2008-06-30 | 資料更新日期: | 2008-09-03 |
專 責 人 員: | 葉淑之 | 職 稱: | 股長 |
電 話: | 1999(外縣市27208889)分機1101 | 電 子 信 箱 : | yeh0809@civil.tcg.gov.tw |
◇◆ 重要業務執行情形 ◆◇ |
壹、 97年度上半年重要施政成果 一、 區里行政業務 (一)區級災害防救工作: 本局於6月23、26、27日針對本市列管易積水區域(士林區社子島、文山區木新路、保儀路一帶、士林區中央南路2段91巷一帶、北投區明德路3巷、文林北路140號附近),舉辦防汛措施說明會,並會同環保局、水利處及轄區區公所直接下里,主動邀集易淹水地區里鄰長及地方熱心人士,先期面對面溝通年度內相關防汛計畫、措施、改善工程及協助災情通報等,提升社區民眾災害緊急應變之效率與防災能力,建立社區防災共識。本次說明會共舉辦5場,針對4大易淹水區域範圍含括6里,計有55名里鄰長參加。 (二)市長與民有約: 97年上半年規劃辦理6場次,共計受理民眾登記39件。其中文山、中山及北投等3區因陳情人於會前會時同意撤銷,總計辦理南港、大同、中正等區正式約見3場次,合計陳情案10件。 (三)市容查報: 97年截至6月底,市容查報案件共計5萬9,388件,其中民眾查報件數2,264件,里幹事查報件數5萬7,124件。 (四)輿情通報: 97年上半年,本市各區公所透過輿情通報系統通報計有:重大政策2案、重要措施5案、公共工程62案、警政消防125案、社會救助49案、民眾心理68案、人事管理19案、民政區政434案等八大類通報案件數共計764件。各案執行狀況如下:已辦理結案101案、區公所無須進一步處理489案、轉其他局處處理174案。 (五)區志編纂: 辦理本市大同區、中正區、松山區及士林區等區志編纂作業。其中大同區及中正區區志已完成部分篇章,目前仍依計畫執行中,預計於97年12月底前辦理完成。松山區及士林區區志已訂定區志編纂計畫,規劃以2年時間辦理編纂作業,預計於98年底前完成,目前刻正辦理委外編纂作業。 (六)辦理各區「一里一提案」提案及列管作業: 為協助各里長於任內至少完成里內一項建設需求,落實基層建設之政策目標,規劃由里長統整里內建設需求後提出建議案,經彙整各區提案共計382案,刻由各權責機關辦理中,目前案件完成率約為35.51%。此外,里長於任內仍可提出其他建議案。 (七)區里發展座談會: 本局「區里發展座談會」自96年12月正式開辦,截至97年6月底已分別由南港、大同、萬華、北投及中正等5區辦理完竣,總計討論提案59案。 二、區里自治業務 (一)推動「社區環境改造計畫」: 97年度編列3,200萬元推動社區環境改造計畫,辦理10座鄰里公園規劃設計案及10座鄰里公園改造工程案。截至97年6月底止,鄰里公園規劃設計案,有7案完成簽約並開始規劃設計,3案上網公告中;鄰里公園改造工程案,有1案完工,7案施工中,2案上網公告中。 (二)里民活動空間管理: 本局推動「臺北市里民活動場所租金補助」以鼓勵里民活用公共空間,促進里自治管理。97上半年計有256里申請固定里民活動場所,臨時里民活動場所申請案166次。 (三)興建「中山公民會館」: 本局已與中山公民會館原承商終止契約,另於96年11月27日依原招標條件,辦理重新發包公開招標,由「水牛營造工程有限公司」得標並於97年1月3日辦理開工典禮。截至97年6月底止,現場完成1至4樓板模板組立、鋼筋綁紮、水電配管及混凝土澆置,工程執行進度34%。 (四)辦理里鄰長研習: 為落實里鄰工作,本局訂定「97年度臺北市里鄰長研習實施計畫」,辦理里鄰長研習活動,研習內容以儒學課程為主軸,由中華儒道研究協會提供講題及師資,課程除了儒學講授外,次輔以鄰長受里長之指揮監督辦理事項、民政業務等相關宣導課程,如:公園安全篇、環境淨化篇、法律諮詢服務篇、廉政宣導篇、幸福+專案篇、災情通報篇等以提升里鄰長之服務知能。里鄰長研習於97年上半年辦理23場。 (五)民生社區中心開辦研習班及場地抽籤作業: 97年第1期技藝研習班於3月10日開課至6月28日結束,開設28班,共計732人參加。另於97年5月28、29日辦理97年下半年場地租借抽籤作業。 三、宗教禮俗業務 (一)受理宗教(祠)財團法人設立變更及寺廟登記: 截至97年6月底輔導辦理轄管之宗教(祠)財團法人設立變更許可計311家,寺廟登記(變動登記) 計270家。 (二)輔導查核宗教財團法人財務: 委託會計師審查宗教財團法人財務報表並針對財務報核缺失進行輔導,於97年3月24日起至97年12月26日,每週二、四由專業會計人員進駐本局協助輔導宗教財團法人業務運作。 (三)辦理2008年保生文化祭: 97年4月11日至97年7月7日與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合辦2008年保生文化祭。 (四)辦理「2008台北燈節-囍迎曙光耀繁城」: 於97年2月15日至2月24日間辦理,整體活動規劃有「七大燈區」及「五大活動」,其中搭建於市府週邊道路、新仁愛路段至敦化南路口和仁愛圓環等路段之「燈海隧道」,充分結合臺北市水岸、科技及人文意象及特色,其規模及創意均堪稱歷屆之最,而以吉祥物「鼠格格」及「豐足鼠」為主角之活動故事,更串連起系列活動及展場各區域,並以燈、光、聲、形的各種創意表現,構築科技與傳統節慶交融氛圍,除彰顯出臺北市健康友善等城市形象,提升臺北市的國際能見度,熱鬧團圓的節慶氛圍,也藉由文化創意產業之動能發展,帶動振興觀光產業未來之願景,活動為期10日,總計有600萬人次之觀賞人潮。 (五)發行「心鏡宗教季刊」: 97年5月21日以「宗教與運動」為主題發行第16期刊物計3,000本、97年6月20日以「從經濟看宗教」為主題發行第17期刊物計3,000本,另藉由本局網站電子檔之公布,提供宗教團體及市民即時的宗教參考資料。 (六)市民法律諮詢服務: 97年上半年計有142位律師提供本市12區計8,560位民眾法律諮詢服務,法律服務轉介調解共計205件,調解轉介法律服務共計119件。 (七)辦理臺北市聯合婚禮: 97年4月27日於士林官邸露天音樂臺辦理「在臺北芋見真愛」聯合婚禮,計有88對新人參加,婚禮現場並展出自62年以來聯合婚禮回顧展。 (八)辦理各區基層藝文活動: 97年上半年共計辦理內湖區「戊子年內湖上元節」、萬華區「2008萬華文化嘉年華-加蚋、艋舺文化節」、松山區「2008錫口文化節」、大安區「萬紫千紅?映慈暉」、文山區「2008茶香綠筍遊藝節」等5場次基層藝文活動,帶動各區民俗藝術傳承及地方文化產業之發展。 (九)全民守時運動: 97年度擴大辦理「全民守時運動─獎勵市民宴客準時開席」,截至6月底已受理197件報名案件,查證通過181件,得獎人業已公開頒獎表揚,期能藉此建立市民守時觀念,並蔚成社會運動。 (十)辦理集中焚燒金銀紙錢常態化活動: 97年1月至6月積極宣導集中焚燒金銀紙錢常態化活動,集中焚燒總量計181.2公噸。 (十一)辦理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祭祖系列活動: 97年6月28日辦理「中華民族列祖列宗祭祖儀典」暨夏至童玩節令活動,邀集市民共聚度過節令佳節,計吸引1,500人次參與活動。 四、戶政業務 (一)開辦「幸福+專案」非常服務: 1、本局規劃「幸福+專案」,自96年8月1日正式啟動,以「幸福」為核心理念,透過強化里、鄰長的服務網絡,重新活絡社區意識,營造溫暖而幸福的臺北城。 2、本專案自97年1月1日至6月30日止,總登記案件數4萬2,600件,同意致贈福袋或暖暖包3萬7,664件,同意率88%,送達3萬6,693件,送達率97%,成效良好。 (二)落實新移民照顧輔導措施: 1、定期召開臺北市政府新移民照顧輔導措施諮詢委員會議: 97年度上半年共召開2次新移民照顧輔導措施諮詢委員會議。 2、辦理新移民生活成長營及各類研習課程: 本局97年度上半年共計辦理新移民生活成長營、新移民母國語言及文化研習班、國語及閩南語研習班、新移民表演工作坊、新移民電腦研習班等各類研習課程32班,學員達816人。 3、辦理「臺北市新移民會館」 (南港區及萬華區)經營管理服務工作: 97年上半年新移民會館(南港區)計有2,318人次參觀或使用本館(平均每月約386人次);新移民會館(萬華區),計有3,234人次參觀或使用本館(平均每月約539人次)。為提供新移民語言無障礙之服務,會館除訂閱大陸、越語、泰語、印尼語及英語報章雜誌外,更有24小時電話服務(下午5點至隔日上午9點提供電話語音服務及留言功能),並於週二至週日安排多國語通譯人員諮詢。 4、辦理2008「喜『越』迎新春」活動: 於97年1月27日假大安森林公園與越南駐台辦事處、勞工局合辦喜越迎新春活動,邀請越南配偶及勞工提前歡度新年。 5、辦理「2008南洋文化系列活動─泰國潑水節」活動: 本局與勞工局假新光三越香堤大道廣場合辦2008年潑水節活動,與泰國朋友及市民們歡度泰國一年一度「宋干節Songkran」。 6、辦理「2008錫口文化節-河。母親。愛」活動: 本局97年5月10日與松山區公所於基隆河彩虹橋松山段河濱公園,合辦「2008錫口文化節-河。母親。愛」活動,邀請新移民母親及其家庭一同歡度母親節,並透過異國風味攤位介紹各國多樣化飲食,達到彼此尊重之多元目的。 (三)國籍歸化測試: 1、97年度第1次歸化測試於97年1月20日舉辦,參加測試者計口試15人,筆試11人,共計26人;第2次歸化測試於97年4月20日舉辦,參加測試者計口試8人,筆試22人,共計30人。 2、97年度截至6月底,計有56人報名參加、48人通過測試。 (四)辦理戶政案例研討: 透過各項戶政案例之研討,提供各戶政事務所特殊個案交流討論機會,累積實務經驗,藉以統一作業標準,並加強最新法令宣導,以提高戶政服務效能,97年上半年之案例研討於97年6月25日召開,包括出生、認領、收養、終止收養、結婚、離婚、監護、死亡、死亡宣告等9件相關案例,參加同仁共計52人。 (五)賡續提供「戶政便民工作站」便民服務: 本市共設有20個戶政便民工作站,各戶政事務所擇派人員,依排定日程於社區及人潮聚集捷運站等服務地點,受理各項戶政業務,方便民眾就近辦理。97年上半年共計受理9萬9,038件。 (六)賡續提供「戶政巡迴服務車」巡迴服務: 本局為本市偏遠地區,提供機動性服務,平時除作為機動的戶政工作站外,亦可協助區級災害防救系統,進行防災廣播,並可至特定地點供民眾就近辦理戶籍業務相關事項。97年1月至6月止,共計受理238件,服務里程累計達1,761公里。 (七)配合內政部辦理日據時期戶籍資料建置作業(資料整理部分): 為有效提升辦理日據時期戶籍謄本的效率,使民眾可在全國任一戶政事務所請領日據時期戶籍謄本,本局暨本市各區戶政事務所配合內政部辦理日據時期戶籍資料建置作業(資料整理部分),本市保存之日據時期戶籍資料共計約51萬5,600戶,本專案自97年3月1日起開辦至97年6月30日止,已完成47.74%之工作進度。 五、孔廟經營與管理 (一)辦理孔廟親子讀經班結業典禮暨成果發表會: 於97年1月19日舉行,表揚傑出學員,並舉行吟詩、讀經等表演活動,融合古文經典與現代活潑教學方式,共計900人次參加。 (二)舉辦中日詩社吟詩交流活動: 97年5月3日舉辦臺北孔廟與日本俊岳流詩吟俱樂部吟詩交流活動,包括北區5詩社共計100餘位文人雅士參與漢詩吟唱表演,發揮保存漢學,發揚國粹的教育意義。 (三)結合社區資源,辦理各項藝文活動與研習: 97年上半年計辦理南管古樂傳習班、書法研習課程、孔廟親子讀經班、河洛漢詩班、唐詩新唱詩歌樂舞研習班。 (四)辦理三級古蹟臺北孔廟修復工程: 爲保存文化資產,並振興北大同區文化園區古蹟資源特色,規劃自95年至97年連續三年古蹟修復工程,該修復計畫於96年1月26日通過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第8次會議核准,預計工程時間自96年5月23日至97年8月31日(共計467的日曆天),整修範圍包括:大成殿、東廡、西廡、櫺星門、儀門、禮門、義路、黌門、泮宮、泮池、東庫、萬仞宮牆等古蹟建築。 六、民政行銷 (一)提案制度: 民政團隊97年度1月至6月,總計提案195件,初審通過59件,複審通過14件,初審通過率為30%,複審通過率為7%。經本局第一季推薦參加本府創意提案共7件,獲提案初審入圍計2件。 (二)賡續發行「民政報報」雙月刊: 由本局成立「民政雙月刊」編輯小組,於2月、4月、6月發行第17至19期,每期3萬份,分送至各區、里鄰,提供民政資訊及政策宣導、績優人員公開表揚及民政人員發表心聲之園地。 貳、創新措施 一、公民會館精進效率之提升 (一)為發展各行政區之特色,以活化地區文化,提升區民對地方認同,促進地區民眾參與,提供市民參與公共生活之場所,持續推動館長制之創新經營管理方式。 (二)97年第1季績效: 1、租(使)用/展示場次:平均542.6場次(較96年同期成長43.29%)。 2、使用╱參觀人次:平均1萬5,229人次(較96年同期成長146.08%)。 3、各館自辦活動:平均4.3場次。 (三)97年第2季績效: 1、租(使)用/展示場次:平均763.6場次(較96年同期成長47.84%)。 2、使用╱宦[人次:平均2萬2,112人次(較96年同期成長132.66%)。 3、各館自辦活動:平均8.5場次。 二、辦理首次臺北市春季祭孔活動 首次春仆膜晙※囥?7年3月8日辦理完成,以學子參加為主體之祭典活動,融入現代精神,規劃「千人朗誦儒家經典」、「禮運篇大同章帶動唱」、「績優才藝學校社團聯合展演」等活動,展現不同於秋季祭孔的特色與表達「尊師重道」之意涵,將靜態的觀賞結合動態的實地參與,使參與的市民除欣賞到祭典文化的不同展現外,體驗「春日」盎然與「儒風」躍動之美,吸引3,000人次參與活動。 |
◆◇ 未來施政重點 ◇◆ |
參、未來施政重點 一、落實基層建設 (一)活化區民活動中心: 由本局與12區公所全面檢視本市149處區民活動中心硬體與設施,自民國97年起於3年內辦理改善工程,改善完成後將可提供市民優質的社區公共活動空間。 (二)持續推動「一里一提案」專案: 落實基層建設之政策目標,由里長統整里內建設需求後,提出建議案,個案追蹤列管,確保各權責機關依案執行辦理完成,並由區公所辦理查證結案事宜。本案將實現第10屆里長任內至少為每一里完成一件提案之承諾。 二、宗教禮俗精緻化 (一) 推動宗教祭拜文化精緻化及加強宗教輔導: 1、辦理宗教祭拜文化主題研討會、推動紙錢集中焚燒、金紙及香枝減燒,期積極推動祭拜文化精緻化,引領市民宗教行為達到人文化、環保化之目標。 2、賡續辦理宗教組織、業務及財務之輔導業務,主動積極檢討修正不合時宜之宗教法令,以協助解決宗教團體問題,健全宗教組織與發展。 3、籌設府級宗教事務諮詢委員會,廣納宗教團體、學者專家意見,以落實宗教輔導。 4、因應地籍清理條例及祭祀公業條例通過施行,積極協助辦理寺廟、神明會及祭祀公業土地清理事項,俾促進土地利用,活化經濟。 (二)顛覆傳統,整合資源,籌辦「2009台北燈節」: 「2009台北燈節」活動,規劃以民俗值年生肖「牛」之種種概念語彙發想,並以燈、光、聲、形的各種創意表現,構築科技與傳統節慶交融氛圍,並串聯臺北市健康友善等城市形象,及包裝行銷本市後續主辦「2009聽障奧運」、「2010國際花卉博覽會」等國際賽事活動,具體提升臺北市的國際能見度,熱鬧團圓的節慶氛圍,也藉由文化創意產業之動能發展,帶動振興觀光產業未來之願景。 (三)推展儒家文化: 1、儒學推展: 辦理國內外儒學文化交流活動、孔廟同學會,增進國內外儒學交流;並籌劃精進春祭活動,在基礎上加以精緻,彰顯本市對儒學的重視,增進民眾接觸孔廟管道與機會;同時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合作朝向成立儒學研究所為目標。 2、促進觀光發展: 規劃辦理2008年大龍峒文化季系列活動,同時結合各項資源,辦理定時展演活動;設置「紀念品販賣部」,透過文化資產與觀光特色之結合,行銷孔廟意象,帶動周邊文化產業發展;並提升觀光導覽服務品質,辦理文化志工觀摩活動與教育訓練,編製導覽服務標準作業程序手冊,創造孔廟文化價值與觀光產值。 三、提升便民服務 (一)推動區公所單一櫃檯: 為全面提升市政服務形象,本局前於96年9月26日起完成區公所社會課、健保課綜合受理櫃檯,本(97)年度起更擴大本市各區公所服務項目整合民政課、秘書室、經建課等5課室計30餘項人民申請案件,推動單一櫃檯集中受理處理,不但可簡化民眾洽辦業務辨識度,同時增加服務櫃檯數目,可有效紓解民眾等待時間。現已完成單一櫃檯規劃作業,預定本(97)年度12月底前各區將全面開辦。 (二)「幸福+專案」之持續推動與深化: 本局已於97年4月3日起正式換發新版提袋及手冊,且相關禮品及書冊印刷係向弱勢團體採購,使市民及弱勢團體均能感受本府最溫暖的關懷之外,最終打造臺北市成為「友善、健康、溫馨、關懷」的城市。另本局將於97年8月1日假萬華區公所大禮堂辦理「幸福+專案」週年慶祝活動,除邀請曾獲贈提袋之民眾與加入本專案之里鄰長共同慶祝之外,將擴大宣導及行銷本專案。 (三)日據時期戶籍資料數位化建置作業: 為落實電子化政府免書證免謄本的目標,本局將配合內政部進行全國日據時期戶籍資料數位化工作,期間預定為2年,97年完成整理工作、98年則進行掃描作業。完成後將可與上開戶籍資料數位化系統整合運用,以統一檢索、調閱、保存方式,透過戶役政資訊系統網路,民眾可於任一戶政事務所申領日據時期戶籍資料。且日據時期戶籍資料電腦化後,戶政事務所櫃檯受理案件預計將可由30分鐘縮短為15分鐘,有效提升辦理日據時期戶籍謄本的效率。 (四)檢討規劃本局、區公所及戶政事務所組織重整: 1、本市新移民人數日益增加,為落實建構對新移民之照護及生活輔導措施,以助其順利融入本地社會,本局將成立移民業務專責單位,提供新移民更周延及完善服務。 2、由於人口少子化、高齡化現象,造成人口結構整 改變,為減少人口結構改變帶來之衝擊,以及隨著社會變遷,民眾對政府行政效率與服務品質要求日益殷切,規劃本局、區公所及戶政事務所組織重整,以加強為民服務、提升施政品質。 相關檔案: |